美国开始质疑苹果,中国人为何持续疯狂
近日,《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在美国把苹果公司又推向了风口浪尖。文章揭露了苹果在中国的代工厂富士康压榨工人的细节,指责苹果对此置若罔闻。而在中国,果粉们却难以把苹果和富士康联系起来,对苹果也持续疯狂。
苹果在中国代工厂环境遭质疑
据称一年前奥巴马曾问乔布斯:“苹果什么时候才能在美国生产?”乔布斯的回答是永远也不可能。
在美国失业率仍然高居不下的今天,有些人质疑苹果把工厂转向其他国家而不顾国内的失业者。苹果为什么不在美国生产而在中国寻找代工厂,看重的无非是两点:1、低廉的人工成本,2、强大的执行效率。这两点在追求自由的美国是绝对不可能达到的。有人初略计算过,如果一部苹果在美国生产,价格大约是现在的两倍。苹果公司缩减的产品成本从哪里来,那就是在工价低廉的中国的工人身上了。而在执行效率上,中国人的工作又让苹果高层瞠目结舌。《纽约时报》的报道中,一次iphone上市在即,生产的方案需要临时改动,中国工厂的工头半夜里叫醒了8000名工人临时赶工,每人发放水和饼干,每个班次加班时间长达12小时。在96小时内,这家工厂每24小时就生产了超过1万部iPhone。
在苹果低成本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中国工人超时加班,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收入,中国工人受到有毒化学品侵害,甚至致伤致死的事故都不鲜见,更不用提在中国已广为人知的一连串富士康工人跳楼自杀事件。
中国代工企业仅获苹果利润2%
在中国买到的一部iphone手机,经历了从中国生产,运到美国,在到国内销售的环节之后,产生的利润中苹果公司拿走了绝大部分,而靠廉价劳动力作为优势的中国代工厂却成了利益分配中最薄弱的部分。
有证券公司测算,以iPhone利润分配为例,苹果公司占有58.5%的利润,韩国公司、美国其他公司分别占据了4.7%、2.4%的利润,而内地劳工成本只占了1.8%。
苹果公司如今正处在顶峰时期,苹果股票达到每股458美元,以4256亿美元的市值冠盖全球。苹果公司之所以能在利润分配链上占据主要部分,在于知识产权的获利,而中国工厂靠的是最原始的劳动力在支撑,却只能分得一块残羹冷炙。更可怕的是,这部分的利润只能建立在对工人劳动力的剥削之上。中国作为一个打开国门走向世界的国家,如何在于其他国家的合作上突出自己的竞争力,每个中国人都需要反思。
中国人为何对苹果持续疯狂
中国人对苹果的疯狂程度让很多人无法理解,也让苹果的投资者喜笑颜开。中国13亿的人口并非个个都买得起苹果的产品,但对苹果的痴迷让苹果公司把大部分人列成了潜在客户。
网上流传的一张黄牛排队买iphone4S的图片,就足以让美国人震惊。据说当天黄牛大打出手后,苹果公司只能暂停iphone4S的销售,避免疯抢而出事故,结果果粉们因为买不到手机愤怒地网店里扔鸡蛋。
产品性能好,重视客户体验固然是苹果热销的原因。但中国人为何对苹果情有独钟,有人把这种现象归结于苹果的饥渴营销。Iphone屡屡出现的断货并非产能无法跟上,而是苹果故意玩的手段。仔细一想,饥渴营销在全世界所有公司都可以使用,而在中国却把人们玩得如此彻底。
有朋友上大学,要求家里给他买iphone,理由是身边的人一聚会,用的都是苹果,谈的都是苹果,自己用的还是两年前的诺基亚。一跟别人在一起就搭不上话,越来越被边缘化了。结果远在农村的老父亲省吃俭用弄出几千块钱也儿子买了个苹果手机。
这个例子最典型地反映了绝大多数苹果用户的心理,就是圈子意识。别人开着宝马,提着LV,自己怎么也比不上,但是一拿出手机跟别人一样还是iphone4S,原来也算是同道中人。于是苹果成了拉近与上层社会距离最低成本的工具。苹果产品当然还谈不上是奢侈品,但却像奢侈品一样成了人们膜拜的对象。产品性能好,在社交上极大程度地满足了心理的虚荣感,一个四五千块的东西,同样也具有奢侈品一样的功能,在性价上可谓无可匹敌。
“能确定下一代iPhone配备4+寸显示屏,外观的将会更长、更宽,与iPhone 4/4S的外观区别很大”,当一条关于iphone5的产品透露信息在新浪微博上被疯狂转发的时候,美国的苹果高管正在焦头烂额地考虑如何回应媒体的质疑。也许我们也该关心一下富士康了。(作者 周鑫)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