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的未来是Android或Buzz

谷歌近日发布的Google+成了业内重点关注的话题,从相关的评论分析看,也是看好的居多。而从其初期的试用效果看,似乎也证明了业内的判断。当然资本市场也迅速给与了回应。据称,谷歌自发布Google+服务之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中,其市值飙升了200亿美元,而根据 SEO 平台提供商 BrightEdge 的最新统计,在100个最大型的网站中,Google+1 的部署增长率在过去几个星期达到了33%。这使得嵌有+1按钮的网站已经达到了调查总数的4.4%,这个结果甚至超越了Twitter。更有美国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PIMCO)联合创始人比尔•格罗斯(Bill Gross)更是大胆放言,Google+实现1亿用户的速度将超过以往任何一款服务。
市值的飙升,用户数初期的迅猛增长,是否谷歌和业内忘记了当初的Buzz?
所谓万事开头难,从现在的情况看,谷歌为自己的Google+开了个好头。这不禁让笔者想起了谷歌此前的两款产品和服务,即今天如日中天的智能手机市场的Android和几乎没落的社交领域的Google Buzz。
众所周知,在智能手机市场,谷歌是后发制人。因为此前Android可以说一直默默无闻,它的前面有苹果、RIM、诺基亚和微软。但它的开放和前期有选择性与合作伙伴的合作,让当初业内并不看好的Android迅速成长,如今它已经是智能手机市场(系统出货量)的老大了。这之中,除了系统本身外,谷歌的市场以开放为主的一系列的市场策略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例如借众合作伙伴之力,是谷歌相当聪明的做法。
到了今天的Google+,谷歌似乎有故伎重演之势。这不,Google+刚发布不久,其董事董事长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称,尽管最近与Facebook和Twitter的合作意向都遭受冷遇,但仍然希望有一天能深度整合它们,并称实际上谷歌希望有一天能在Google+中适度整合其他社交网络。与之相比,Facebook近日已经阻止用户使用Google+扩展导出好友。这很容易理解。因为之前谷歌就曾经指责Facebook不向自己开放用户的数据,双方曾一度打得不可开交,那还是在Google+推出之前,今天明摆着的竞争关系,这种所谓的整合就更不现实了。笔者在此的意思是,未来Google+成功与否的关键还是在于开放,对于开发者的开放,甚至是竞争者的开放,因为Android的成功让谷歌深知此道,多数开放的结果是谷歌是最大的受益者,近期Android的专利诉讼就是很好的证明。
说到Google Buzz,与Android的发展情况不同。一上来的市场表现,包括业内的期待都很高,与今天Google+的初期市场表现相当类似。据称,在Buzz激活头两天,Google曾在博客中表示有“上千万”人登录,发表了900万条信息和评论。但后来的发展明显表现出后劲不足。除了功能的欠缺外,可能还与当时谷歌并未充分意识到社交网络的重要性有很大的关系。当然发布前后的市场策略也是其中的因素。尽管谷歌Google+项目主管维克•冈多特拉(Vic Gundotra)和布拉德利•霍洛维茨(Bradley Horowitz)称,其Google+从Buzz中吸取了很多教训,但真正的教训究竟是什么?谷歌恐怕真的要想清楚。笔者认为,Google+未来能否达到谷歌的预期,市场策略要胜于,或者至少等同于产品和服务本身。Android的成功就是一个明证。
所以未来Google+到底是谷歌的又一个类似Android的成功案例,还是重蹈Buzz的反面教材,谷歌的市场策略、预期心态甚是关键,故业内的关注点也应逐渐从单纯的与Facebook的功能上比较转移到市场策略上,才能最终对于Google+的未来有理性的判断。
Tags: 

延伸阅读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