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选型: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智能楼宇选型实战

  目标产品:法院智能楼宇

  现有家底:法院特色管理信息系统

  采购动机:将上海高法新楼建成座智能楼宇并把原有些具有法院特色管理信息系统和大楼智能控制系统相结合由管理系统直接派任务给控制系统

  备选厂商:太极、腾达等 5家厂商

  选择理由:1.太极在上海已有几个智能建筑成功项目2.在IT和弱电方面太极拥有套自己研发IBMS系统3.太极控制系统能够实现和法院业务员系统良好结合大大方便了法庭管理

  2002年春节就开始决定做信息化当年8月完成招标2004年6月30日结束工程2005年1月进入保修期期间项目需求直在细化从刚开始搭大框架到具体实施时定细则甚至到桌面网络用普通双绞线还是光纤都讨论听着耳晕吧这么多细节需求可如何做啊?

  事实证明这个项目正是由于用户不断细化需求才逐步吊高了胃口而总包商也正由于有经验才不断提出了解决问题新办法才成为了经典工程用户和集成商都非常满意同行也直竖大姆指

  这就是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审判法庭办公楼智能建设大楼边土建边做弱电弱电方案几经变迁最终按照甲级智能楼标准进行设计采用现代化管理手段进行管理和施工该办公楼目前成为全国法院系统最具代表性智能建筑

  定框架 控制和管理相结合

  2002年春节过后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决定建设审判法庭办公楼开始上海高法就设定了要做智能化建筑目标他们先去同行那里参观学习了了解到上海 2中院做过些类似过程知道了大致流程知道弱电项目必须随着大楼主体完工而完工

  2002年8月上海高法开始了弱电项目招标工作先是方案征集有30多家弱电厂商应标鉴于法院特殊性质上海高法除了要平常资质证明外还明确要求入围企业必须有保密单位资质下子就筛掉了85%只剩下了太极、腾达等5家厂商入围上海高法成立了评标小组要求几家厂商分别讲解自己方案、报价做综合评定

  其实在应标几家单位中太极和腾达最为突出腾达在上海两个中院做过项目自然在高法项目上有优势而太极在上海也有几个智能建筑成功项目比如文兴报业、明天广场等集成能力最为突出而且它在IT和弱电两方面都有研究尤其是其套自己研发IBMS系统能够实现设备控制和管理系统数据交换也让上海高法比较心动

  选谁呢?

  太极公司经过仔细调研决定发挥自己优势上海高法已经有些具有法院特色管理信息系统比如说证人传唤系统、法庭排期系统而这些系统将来都要在新审判法庭办公楼中使用如果能够将这些系统和大楼智能控制系统结合起来由管理系统直接派任务给控制系统是不是就方便许多呢?

  在讲标过程中太极着重强调了自己所做控制系统能够和法院业务系统相结合比如说当法院审理案件时般都会公布时间和法庭号这些数据输入法庭排期系统后排期系统能和楼宇控制系统结合相关数据就会顺利到达控制端那么到了法庭开庭前半个小时楼宇系统会自动打开该法庭灯光调好室内温度这当然大大方便了法庭管理也打动了招标委员会

  最终太极顺利拿下此标成为上海高法审判法庭办公楼弱电系统总集成商

  新想法新要求 不断细化

  和土建弱电项目不只是个脑力活还是个口舌活太极该项目负责人王磊每次为了多方协调真是煞费苦心

  高法是个成熟用户它给了工程土建方2%项目管理(project management)费有了这笔钱太极再和土建方打交道就方便多了2002年10月14日太极3名工程师进场先是配合安装公司预埋管线的后开始了设计深化工作中从施工图设计到后期具体产品招标工作都由这3个人负责2003年8月又加入了两个大学生形成了 3老带两新项目组队伍这时候土建已经进入尾声机电设备安装、内部装修又成为需要磨合重点没装修竖井和机房肯定不能进去布线而内部装修又由好几个公司分包完成每家都要打交道和协调对方工期旦变化整个弱电项目工期都要调整王磊每天都处在和各方协调工作中嘴皮子功夫大有长进半年后在项目最紧张时候又来了5个人最终在2004年6月30日彻底完成工程

  栋大楼盖起来好像没什么特殊的处但是到了弱电实施时候法院特殊特色就展现出来了而高法想法也随着项目不断进行有了新变化

  首先弱电项目要完成智能建筑集成管理系统、楼宇设备自动化管理系统等15个系统管理高法将这15个系统分成了两个部门来管理是属于物业管理楼宇自控、安保、消防等系统;还有个就是和业务系统结合紧密控制系统比如多媒体信息查询、法庭公告等这些都归业务系统管理部门——技术科管理王磊每周坚持有两 3天和技术科、业务科沟通了解业务系统保证控制系统和业务系统相连

  太极在IBMS基础上做了个管理控制平台所有设备控制系统和管理系统都和该平台相接这样数据交换就不再是问题而且以后无论哪个系统升级都不用再频繁更改接口了

  其次随着时间推移上海高法也提出了很多新目标对系统提出了新要求比如证人传唤系统所有证人都集中在个房间里以前如果法庭需要传唤某个证人就打电话让该人过去而现在法庭传唤系统和紧急及业务广播系统、法庭公告显示系统相连只要庭上宣某证人入庭相关区域都会自动出现对该证人广播让他尽快到现场加快了法庭效率为了满足上海高法这些特殊需求太极先找最高人民法院专家去仔细研究庭审证物出示、书记员记录、总控等具体需求这样在完成任务时也专业了许多

  当然工期比较长些新技术和新产品逐渐出现也打动了直希望追求完美、做得最好上海高法比如2002年招标时候太极应标还说是网线后来进入2003年光纤到桌面成为了最新“宠儿”让高法也动了心但价格实在觉得难以接受后来上海高法和太极算了笔账发现光纤虽然初期投入成本高出了30%但是后期维护费用相对较低如果用时间长光纤反倒是比较划算

  太极只是总包方实际网络设备等购买还需要再招标因此上海高法出了 3个人和太极两名工程师再加上上海高法请专家和监理共7个人成立了联合招标小组对设备购买随时招标整个招标以内部邀标为主先是上海高法提要求太极用IT思路方法把它实现然后提出对设备指标具体要求再由联合招标小组完成招标就像光纤到桌面这样变更直随着项目集成在发生着

  当然也有些固定费用不能变化比如设备安装调试费不管买谁家产品联调都是那个价钱但是总体下来弱电项目金额达到了4400万元

  别以为上海高法这个生了气他们觉得在这个项目上有了很大收获随着项目实施他们自己也有了长足进步他们发现这些系统原来可以相连原来还有很多想法和功能真能够实现于是他们不断冒出新想法不断选型让太极不断实现最终逐步描绘了幅自己认为很满意图画

  而太极收获更是意外的喜在全国法院有了名气在上海地位大大提高北京高法慕名参观后主动打来电话希望能和太极合作

  看来这种不断建设不断选型不断变更信息化建设也能走向成功

  细化不意味着推倒重来

  项目最忌讳什么?最忌讳就是从立项起到项目结束直在变更但其实历时两年项目不可能从开始就把细节定了所以后来细节仔细推敲也就成为顺理成章事情王磊说最早双方签署合作协议时是框架性很多细节问题都是边执行边商量在大框架基础上根据当时市场具体情况和用户具体需求进行细化尤其随着时间不断推移新技术、新想法、新要求出现都体现在细节的上

  在大框架稳定基础上不断追求更完美细节是用户和总集成商保证项目成功法宝首先上海高法是成熟用户他们知道自己对智能建筑系统并不懂因此和总包商边协商边学习虽然提出了要求但也不好高骛远而是协调后施行而没有摆出我是甲方总包就得听我架子保证了项目顺利进行其次是总包商经验和成熟太极有套自己开发、已经在很多用户中使用IBMS系统是整个智能楼宇控制系统核心而高法个性化要求则在IBMS基础上做些定制化开发就可以这就使得上海高法需求无论如何变化最基础底层控制系统都不会动摇根基也保证了项目顺利进行

  上海高法新楼实现了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和大楼智能控制系统对接

Tags:  电缆选型

延伸阅读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