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使用互联网: 服务重用 是否被过度使用?

        服务重用经常作为SOA个重要特征被提及很多人甚至用它来衡量SOA是否成功如Eric Roch曾说:

        毫无疑问在衡量SOA成功时最明显尺度当然是服务重用开发团队(Team)间为实现重用最大化而展开友好竞争是宣传和鼓励服务开发和重用最好思路方法         或者IBM立场:

        重用在SOA中占很大比重它是SOA简洁性部分也是将服务串接起来解决端到端业务问题或流程部分         正如上面所说在衡量SOA成功和否时服务重用总数经常被作为重要衡量指标

        服务重用即是SOA特征的也是SOA带来好处的         然而事情并非那么简单早在SOA刚刚兴起时就有人认为服务重用无足轻重或者至少不能被做为SOA背后主要驱动力如Dave Chappel在2006年说道:

        为重用而创建服务就必须要预见未来……服务创建者如何知道未来应用需要什么?“守株待兔(-you-build-it-they-will-come)”式思路方法很难实现真正重用

        现在BurtonRichard Watson也加入了讨论他认为“人们对于重用预期直过高”;开发人员、用户和决策者不应该把眼光定格在服务重用上他说:

        服务有可能永远都不会被重用但它仍然以其他方式在创造价值:通过适配方式、维护成本低 、减少冗余、通过政策坚实执行来提高安全性和合规性等这里仅列举少数几个其他方面价值过分强调重用让我们忽视了服务其他价值         他提议将重用价值问题分解成个方程随着时间推移来计算重用数量及节省成本当然也要将部署以及应用具体要求等原因考虑在内依Richard看来我们真正需要重视是服务价值而重用仅仅是其 中小部分而已他还说:

        [……]服务价值偶尔可以体现出来比如当汇报制度改变要求使用组区别规则并且需要修改是某个孤立而不是全盘修改它将我们带回到服务“使用”价值而不是服务“重用”价值         对象重用经常被曲解成是面向对象主要好处但实际往往相悖于理论最终人们逐渐不再用它而关注OO带来其他能够摸得到好处服务重用是否会重蹈覆辙呢?

Tags:  过度使用互联网

延伸阅读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