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庆在路上,《张小庆,在路上》-我理解的小说张力(兼谢谢同事米高)

一篇好的小说,要能够不断拉住读者的视觉,那就一定要扩大文章的张力,加强文章的吸引力。那么什么是小说的张力呢?从大的宏观的层面张力如何体现?具体的写作中又如何扩大张力?
张力是指两种以上互相冲突而又互相依存、互相补充的诸因素之间的一种存在方式,也即各种互为抗衡势力的某种调和,或曰“矛盾中的稳定模式”。很抽象不是,那么,张力有哪些表现?
第一、角色的张力。两种方式:一是角色与角色之间的张力;而是每个角色自身内部各种因素所形成的张力。也即人与人之间的冲突矛盾、主人公自己内心的矛盾和冲突。第一种方式以《兵临城下》为典型代表,全作有两个明显的角色之间张力,分别是科尼格少校与瓦西里,政委丹尼洛夫与瓦西里,而我个人认为贯穿始终的还是丹尼洛夫与瓦西里的关系,并且在最后一击中达到高潮。后一种方式无疑《色戒》是个很好的代表,汤唯由一个单纯的以射杀汉奸为目标的学生,到最后帮助汉奸逃跑,这个变化过程中能看到各种因素在她身上的挣扎与影响,反映出内心的矛盾,特别是做爱那一场,而梁朝伟最后签字杀掉汤唯,无疑给了观众更多诠释的空间。总结,小说必须要有矛盾和斗争,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还包括自己,那种单一色彩的人物即好人与坏人模式早已无数次的被人们唾弃。
第二,时空的张力。两种方式:一是在叙述过程中跨越时空的穿插,让读者更加了解人物的内心或做出下一步行为的个人体验,这一点《圣斗士星矢》无疑是代表作,每回合动作之前主人公都会陷入无尽的回忆之中,这也让人物更加丰满和可信;二是体现在对现实时空的大幅度缩小上,以《金婚》为例,短短几十集就描述了整个新中国的变迁历史,这其中的技巧在于加入对公众大事件或代表事件的体验与回放,从而激起读者强烈的共鸣。
第三,表层义与隐喻义的张力,即语言学上外延与内涵的张力。这一特征在讽刺小说和杂文中表现尤为突出,可以参照李承鹏的小说与杂文,让人在阅读的同时获得对现实的映射与嘲弄。
第四,客观描述与主观变形的张力。在对人物进行客观描述时,往往会发现人类精神世界里具有大量的不可思议而又难以表达的东西,这些东西有时候超越了理性控制,这个时候为了成功表现它,作者往往会借助变形、荒诞的手法进行描述,参见卡夫卡的《虫》。
总之,生活是复杂多样而又充满矛盾的,小说也必然要叙述矛盾,而张力的安置就是对矛盾的完成,并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丰富人物的性格,深化主题。因此,巧妙的在叙述上设置各种张力,实质上就是在叙述中处理各种矛盾因素。从这个角度上看,张小庆无疑是做的不够的,并没有太多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张小庆和王碧薇之间的关系也许是个线索,然后混搭入对公众事件诸如房价超女许三多奋斗等的回放以及张小庆自己的主观80后体验。
Tags:  米高frm 米高峰 张小庆 张小庆在路上

延伸阅读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